备战 “宿超”!宿城主场足球场 10 月 15 日焕新
夜幕下的宿迁木渎实验学校足球场,施工人员正借着灯光调试新铺设的弹性面层,这片承载着宿城足球期待的场地,正以每日一个新模样的速度向着 10 月 15 日的竣工节点冲刺。随着 2025 年宿迁市京东 “霸王杯” 县区足球联赛(“宿超”)10 月 18 日开赛日期的临近,这场覆盖全市 9 个县(区)的顶级业余足球赛事,已通过主场升级的热潮提前点燃了宿城的城市活力。
作为宿城区足球队的 “战场”,木渎实验学校的两片足球场地正经历着专业性的全面跃升。主体育场看台上,全新的 1000 个座椅已安装过半,未来这里将成为球迷呐喊助威的核心阵地。场地改造现场负责人介绍,此次升级最核心的突破在于运动保护体系的构建:“我们在草坪下加装了双层减震垫和专业弹性面层,这些材料经过 FIFA(国际足联)认证,不仅无毒环保,回弹性更是达到行业顶级标准,能将运动员关节承受的冲击力降低 40% 以上。” 针对宿迁秋季多雨的气候特点,施工团队还对排水系统进行了重构,采用 “盲管 + 透水基层” 的复合设计,确保雨后 30 分钟内即可排净积水,彻底解决以往雨天比赛延期的难题。
mksport,mk体育,mksport体育,mksport官网app,mk.com球员的 “战场保障” 不止于赛场之内。在主体育场西侧,原本的杂物间已被改造成标准化运动员区域,三间主客场更衣室均配备了全新的更衣柜、战术板和休息沙发,淋浴系统则升级为恒温供水设备,确保球员赛后能快速恢复状态。更值得关注的是隔壁新建的医疗保障房,目前除颤仪、运动创伤急救包等专业设备已陆续进场,赛事期间将有来自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骨科和急诊科医护人员驻场,实现从受伤到处置的 “黄金 3 分钟” 响应。“之前踢友谊赛常担心受伤后处理不及时,现在主场有了专业医疗点,我们训练更安心了。” 正在隔壁场地进行适应性训练的宿城队球员李浩然说,球队已调整训练计划,待场地交付后将立即开展战术合练。

这场升级改造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场馆翻新,成为宿城 “赛事 + 文旅” 融合发展的实践样本。在足球场东侧的空地上,文旅市集的摊位框架已搭建完毕,据宿城区文旅局工作人员透露,赛事期间这里将汇集本地非遗手作、特色小吃等 50 余个展位,同时设置足球射门体验、球星签名墙等互动项目。“我们参考了之前‘苏超’赛事的‘第二现场’经验,” 该工作人员介绍,“球迷看完比赛不用转场就能逛市集、尝美食,真正实现‘观赛 1 小时,休闲一整天’的体验升级。” 这种融合模式已初见吸引力,目前已有 20 余家本地商户报名入驻,不少球迷提前通过社交平台询问市集开放时间。
主场的升级热潮,正与全市的备战节奏同频共振。在苏宿工业园区,35 人的球队已实行每日两训的冲刺模式,16 岁的小将赵雨辰在训练中与队友反复打磨传接配合,“提前半秒观察队友位置” 的实战心得已成为球队的共识;沭阳县的训练场上,锋线球员葛洋的射门练习引来场外球迷阵阵喝彩,主教练郭帅正针对 “宿超” 对手特点优化防守反击战术。而宿城队的备战更具 “主场优势”,球员们已通过施工进度了解到场地特性,“新场地弹性好,冲刺和急停转向更自如,我们正在针对性练习快速攻防转换。” 队长王磊透露,球队已研究了其他县区球队的战术风格,制定了多套应对方案。
9.9 元的亲民票价让这场足球盛宴的门槛降至最低,而主场的升级则让观赛价值持续提升。在木渎实验学校周边的社区里,球迷们早已组建起助威群,讨论着观赛路线和应援口号。“以前看球要么去外地,要么场地条件差,现在家门口就有专业赛场,还能逛市集,必须全家出动。” 家住附近府前社区的球迷张先生已提前预订了开幕式门票。
10 月 15 日的竣工节点日益临近,这片绿茵场即将完成从校园场地到专业赛场的蜕变。当球员们踏上崭新的草坪,当球迷们填满看台,当市集的烟火气与呐喊声交织,这场 “宿超” 赛事早已超越竞技本身,成为展现宿城城市品质与活力的生动窗口。正如施工牌上的标语所言:“不止为一场比赛,更为一座城的足球梦想。”